省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12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市委常委,济南起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斌出席发布会,致发布辞并就济南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副市长,济南起步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李国祥就起步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三优先”谋划推进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回答记者提问;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于明兵就省推进起步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起步区建设发展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方案》出台必要性及下步保障举措回答记者提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局局长、二级巡视员杨建武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支持起步区打造现代城市公园典范、绿色建筑示范区、精心塑造城市风貌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总工程师赵方德就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坚持交通优先支持起步区加快跨河交通、轨道交通、国省道调线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方面回答记者提问;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贾乃波就彻落实《实施方案》,支持起步区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孙斌介绍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起草情况、总体情况和主要亮点。他表示,为加快推进大桥组团建设,起步区按照“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规划了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制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作为指导未来5年示范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力争以示范区的率先引爆起势,引领城市副中心高质量规划建设。
《实施方案》由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机制和组织实施四个部分组成。针对示范区建设的方向性、原则性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坚持规划引领、坚持‘三个优先’、坚持绿色低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守正创新”的建设原则,确立了“一年立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创示范”的分期建设目标,规划了“一心四片”的总体布局,并分别提出鹊山生态文化区、总部经济区、都市阳台、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的规划范围和功能定位。
针对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关键任务,提出了“建设畅通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构建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创新绿色智慧宜居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全周期建设管理运营水平、构建现代化城市产业体系、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桥头堡”共7大方面27项主要工作任务。同时,针对明年重点工作,起草了《城市副中心示范区2024年工作要点》,配套制定了《城市副中心示范区2024年拟实施项目清单》,包含102个项目、总投资1392亿元,力求尽快立框架、出形象。
《实施方案》立足“副中心”,突出与中心城区的互补支撑;立足“示范区”,突出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示范;立足“新城区”,突出“产城人”融合发展战略。其中,进一步明确了示范区“生态商务区(EBD)”的发展定位,以搭建与生态有机融合的新型产业空间载体为目标,努力实现同济南中央商务区(CBD)互为呼应、错位发展。同时,为促进济南黄河南北两岸区域协同发展,突出交通优先、生态优先、配套优先,全面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发挥示范区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对济南产业发展、人口导入和消费提升的支撑性。